根據Ipsos報告,在2012年,中國鋼結構建築的產值約人民幣298,200,000,000元,佔國內建築總產值約2.2%,而賽特佔當中的0.3%;中國預製構件建築產值約人民幣16,700,000,000元,佔國內建築總產值約0.12%,而賽特佔當中的1.4%。經計算下,賽特業務佔中國建築市場0.828%,以中小型公司來說算是不錯。
業務一:鋼結構項目
鋼結構是以鋼材和混凝土為材料的建築結構,具備高強重比、耐用性、質輕、設計靈活、抗震性強、建造工期短、污染度低並可循環利用的特點。以2010年度開始計算至06/2013(半年度),賽特的鋼結構收益錄得不俗的升幅,在招股後得到的3.838億港元當中,大約23.8%(約90,000,000港元) 會投放在鋼結構擴充產能和添置器材等,預期其效益將不會於2013年的收益中反映出來,而且反而為毛利率帶來壓力。
受惠國策
根據《建築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國家將推進建築業轉變發展方式,加大基礎設施建築投入力度,建築鋼結構的運用將向能源、高層住宅、基礎設施等領域發展,公路、鐵路橋樑建設中鋼結構比重將不斷上升,城市地鐵和輕軌工程、立交橋、高架橋等相關工程都將更多的採用鋼結構,政策的支持和引導為鋼結構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國家要求至2015年,鋼結構佔鋼總產量的比例由4.5%上升至10%,根據鋼結構建築的消耗量計,2013年至2016年,鋼結構行業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至約17.3%,下圖是Ipsos對江蘇省鋼結構的產量預測,可看見鋼結構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大,而賽特定能從中受惠。原材料價格趨穩
鋼結構所用的主要原材料為鋼材及混凝土,他們分別約佔總生產成本的65%及6.5%,鋼材由於產能過剩的問題,使他的作價反覆下跌,本年下旬更曾低見每噸約人民幣3,628元。而混凝土的價格則比較穩定地輕微上升,預期亦不會對賽特的成本帶來太大壓力。
業務二:預制構件
賽特從2011年初才涉足預制構件業務,在短短兩年間已經成為江蘇省第二大預製構件建築服務供應商,可見公司潛力不容小覷,其收益增長錄得大幅度上升,集資後的55%資金(約2.1億港元)會投資在預制構件業務中,當中的33.8%將會用於購置他們目前的預製構件建築車間所處的現有廠房及辦公室(租期將於2013年12月31日屆滿),這可使其成本立於可控制的範圍,對賽特往後的業績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未來,賽特會加重在預制構件項目上的投資,其毛利率一直徘徊在39-42%的高水平,相對於鋼結構業務的24-28%毛利率,大力增加預制構件的產能絕對會為賽特帶來長遠的益處,以現在賽特的業務分佈來看,預期其預制構件業務將會在三年後趕上其鋼結構業務。
公共項目增加
賽特與國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於2013年6月半年期間,公共結構項目佔他們收益的62.6%,比以往平均約30%增加了不少,更成為今年的主要項目,他們參與的公共結構項目主要是由中國政府投資或運營的項目,包括了城鎮保障性安居、橋樑、政府辦公樓、體育場館、公共交通設施及體育中心等。由於即使在經濟不景的情況下,公共項目投資仍不太受影響,加上中國政府將會作為該等項目的業主或客戶,所以這些項目的信貸風險也很低,以上點點也證明了政府對賽特的信任。而公共結構項目的毛利率往往也會比非公共結構項目高大約5-10%不等,維持大比率的公共結構項目必定會對他們的業績有良好影響。
風險因素
由於賽特的業務集中在以江蘇為首的中國地區,中國的經濟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其盈利,業務地區過份集中大大增加其內在風險。另外鋼結構的業務來源也是不穩定,因為其項目是以競投方式獲得,如果未能中標便會減少其收入,相反地,預制構件的項目是來自直接轉介承接,無須經過競標程序,因此這方面的風險是比較少。
(待續)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